鄉賢+合作社+農戶
“共富工坊”為湍口索面插上“金翅膀”
今年以來,湍口鎮以雙線“三服務”和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堅持“一村一業”村莊發展路徑,量身定做“消薄”方案,實現“鄉賢+合作社+農戶”三方合作,探索開展三聯村“共富工坊”項目,合力破解三聯索面產業發展難題。
三聯索面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區為數不多的食品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近年來,隨著制作三聯索面的農戶數量逐年增加,從最初的十幾戶擴展到六十余戶,年產量約10萬斤,而索面產業也面臨農戶技藝不精、品質參差不齊、包裝簡單、運輸困難等問題。
今年年初,在80后新鄉賢代表、三聯村黨總支書記方剛的帶領下,三聯村流轉66.7畝農田種植小麥,并與三聯油坊達成合作協議,全面保障索面制作原料品質。同時,探索制定索面制作標準,建立技術培訓與交流機制,進一步規范農戶生產。此外,要求每個索面工坊做到營業執照、健康證、衛生許可證“三證”齊全,明確婚宴喜慶、老人祝壽、兒童輔食和產后月子四大銷售主題,精準產品定位,進一步規范生產、銷售流程。目前,三聯索面已順利獲得食品安全企業標準認證,5家索面工坊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索面生產進一步標準化、規范化。
三聯村堅持“一核多元、融合發展”理念,借勢湍口鎮“泉心匯”黨建聯盟,與浙江農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美術與服裝黨支部簽訂黨建結對協議,雙方圍繞鄉村振興主題,開展各類結對共建活動。借力村校合作模式,三聯村成功申請成為“裕農通杯”第四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競賽村,截至目前,已有10余所大學30余名學生前來參觀調研,共同探索三聯索面包裝新樣式、銷售新路徑。
為鼓勵農戶積極參與其中,三聯村成立了由村集體以及30名村民、組長、代表共同出資入股的杭州臨安區湍口鎮泉鄉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在三聯村黨群服務中心新建鄉賢直播間,邀請當地鄉賢當起了臨時“網紅”,讓三聯的特色農產品真正走出大山,走向千家萬戶。
“泉鄉農產品合作社的建立,不僅發揮村集體的導向作用,還充分調動農戶生產積極性,實現農民增收、集體創收?!蓖目阪傁嚓P負責人介紹,他們還通過市場連結農戶模式形成利益鏈,把美麗庭院、垃圾分類等中心工作納入索面生產農戶考核體系,促進村莊建設和管理工作責任落實到戶,持續推動“美麗生態”轉化為“美麗經濟”。
據湍口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進一步深化“鄉賢+合作社+農戶”模式,打造集生態、體驗和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游特色產業園區,努力繪就具有湍口特色的共富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