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參賽作品
據《新京報》報道,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有居民撥打12345熱線投訴社區問題,對此,被投訴的社區書記韓立廣表示,“他打12345投訴,我有100個辦法對付他”。睢陽區紀委監委辦公室主任表示,接到群眾反饋后,已調查了近半個月。涉事社區書記還曾向物業公司要錢,讓人家給他買衣服買煙,存在法治意識淡薄,權力濫用等問題。目前,涉事者已經停職檢查。
小小社區書記,級別不高,官威倒是不小。按理說,身為社區書記,職責所在本就是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沒能為民做主解決好社區問題,這已是失職,結果受到投訴還不反躬自省,反倒企圖“解決”起反映問題的人來,如此一言一行,屬實是把一副“官僚主義嘴臉”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另據媒體報道,如此大跌眼鏡的“作風”僅僅是這位韓書記為官的“區區一角”。
有小區業主提供的圖片及視頻顯示,2019年至2020年間,小區內垃圾桶堆滿垃圾,不少垃圾外溢,堆在垃圾桶旁邊;小區樓道內電線盒破損,電線外露,墻皮脫落;社區內原有的景觀“河道”已干涸;而面臨上屆業主委員會到期,小區業主曾在社區的指導下選舉出了新的業主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到最后卻被社區書記一票否決,說是“要自己指定”……這些統統都是這位“韓書記”在任時的“政績”。
基層自治“不治理”,基層民主“也不民主”,如此尸位素餐,這般獨斷專行,這不得不叫人質疑,這樣一種素質的人究竟是咋當上社區書記的?
頗為諷刺的是,媒體公開的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這位“韓書記”曾作為運河河長被媒體報道。報道寫道,韓立廣每天至少巡河兩次,在巡視中發現的安全、環境衛生、設施損毀和污水亂排等問題,能處理的及時進行處理,超出權限的第一時間報上級部門處理。2021年3月,韓立廣還曾入圍2020年度商丘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優秀愛國衛生志愿者”候選名單。
“資料里”和“現實中”,妥妥的“兩副面孔”,也無怪乎有網友驚呼“這倆描述的是同一個人”?現實中的“不堪作風”是真的,資料里的“正面典型”或許也是“真的”,只不過某些人在對待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兒上,往往“換著不同的馬甲”——在上級、媒體面前,極盡彰顯為民服務心,實打實的“表演藝術家”;而真正到了人民大眾跟前,卻原形畢露,赤裸裸的“基層蒼蠅相”。這無疑也是在警示相關方,在挑選地方基層干部時該嚴把關、把牢關,既要防止“走過場”,更要尤其警惕些許“極擅偽裝的蒼蠅”混進基層隊伍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河北衡水市民撥打政務熱線后被承辦單位訓斥,“只要打12345的人,基本上這個人都廢了”,并稱“打12345的這些人沒有一個辦成(事)的”,曾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承辦人也被停職檢查。雖說兩件事之間并無直接關聯,卻不妨礙輿論情緒被進一步導入“憤懣程序”之中,畢竟,二者所共同指向的,就是不作為、亂作為。
目前來看,“韓書記”雖已被停職檢查,但有些問題顯然還需后續跟進嚴查,比如此前反映的“向物業公司要錢,讓人家給他買衣服買煙”,這些情況究竟是否屬實?如若屬實涉及的具體財物錢款又有多少?這些都需要一一厘清。一來,在尤其強調反腐敗的當下,基層黨員干部公然索賄,這般違規違法的行徑,本就非區區的“停職檢查”便可敷衍了事;二來,對待不作為亂作為的“韓書記之流”,寧嚴勿縱,以此為鑒,顯然也是今后加強基層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