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清早,廚房里就響起了鍋碗瓢盆交響曲,這是外婆和媽媽在準備年夜飯了,這可是一年一度的大陣仗,怎么能少了我湊熱鬧?等我起床收拾好,餐桌上已經擺好了各式各樣的年夜飯“半成品”:鹵藕、藕夾、藕帶、藕圓子、魚圓子、肉圓子、綠豆圓子、豆腐圓子、糯米珍珠圓子,廚房里還傳來了一陣陣香甜的蓮藕排骨湯的味道,我的肚子立馬不爭氣地唱起了空城計。
要說起漢味年夜飯,那就是八個字:“藕做文章”、“圓子開會”。在武漢人年夜飯的餐桌上,雞鴨魚肉只能算是配角,蓮藕才是當之無愧的C位:酥炸藕圓子、燴藕夾、蒜苗炒鹵藕、配上熱騰騰的蓮藕排骨湯,再加上一盤酸辣爽口的清炒藕帶解膩,這一桌年夜飯讓 “蓮藕家族”占了大半桌,可不是“藕做文章”么?從前常常聽外婆和媽媽感嘆武漢的蓮藕排骨湯多么好喝,我總不以為然,藕哪里沒有,怎么就武漢的最稀奇?直到第一次回武漢老家,喝到了地道的武漢蓮藕排骨湯,我才明白了其中的滋味。原來武漢人煨蓮藕排骨湯不用高壓鍋,而是用“吊子”,也就是砂罐,經小火煨煮慢燉幾個小時,慢火將藕煮至粉面、肉燉至酥爛,蓮藕與排骨的美味在湯中得以完美融合,湯汁色粉白、香濃郁、味清甜,喝一口就能體會到湖北蓮藕的與眾不同。媽媽告訴我“湖北蓮藕甲天下”真不是虛名,中國人餐桌上三分之一的蓮藕都產自湖北,我的家鄉武漢市蔡甸區更是有著“中國蓮藕之鄉”的美譽,蔡甸種植蓮藕的歷史悠久,出產的野生蓮藕一般有9至13個孔,比其他地方蓮藕的孔多,口感也更豐富。得天獨厚的蓮藕資源孕育了武漢人獨特的藕食文化,一樣蓮藕做出了百樣吃法,可真正是把藕的文章做到了極致??!
湖北人素有“無圓不成席”的說法。年夜飯桌上的“圓子開會”不僅是因為圓子好吃,更寄托著他們對團團圓圓最質樸的意蘊。魚圓湯、木耳黃花菜燴肉圓子、炸藕圓子和綠豆圓子、清蒸豆腐圓子和糯米珍珠圓子,團圓體現在飯桌的角角落落。過年前一周,家家戶戶就要開始準備過年要吃的各式圓子,而且做圓子的手法大致相同,口味卻各異,因為那都是從外婆到媽媽,再從媽媽到女兒,一代代手把手教出來的,肉肥瘦各幾分,魚加蛋清多少,用什么力道、火候,那可都是有講究的,再加上每家還有自己的獨門小絕招,比如我的外婆炸肉圓子就喜歡在里面加上切碎的荸薺,卻不加蔥,蔥會讓肉圓子色澤變黑,而加了荸薺則會使肉圓子更加酥松可口,真是“百家一樣菜,一菜嘗千味”,只有自己家做的圓子才是最正宗的年味兒。
忙碌了一天,我們家的“漢味年夜飯”終于上桌了,舉筷碰杯,新年的希望就隨著香噴噴、熱騰騰的年夜飯而鮮活生動起來。外婆說:雖然今年不能跟武漢的親人團聚,吃一頓家鄉味道的年夜飯也能寄托對親人的思念。媽媽說:今年,千家萬戶的中國人選擇在異鄉就地過年,放棄了一年一度團圓的機會,就是為了明年和以后的新年,咱們都能更好的相聚,這是咱中國人把對家的小愛升華成了對國的大愛呀!
——★農林大附小 六(2)班 徐彥歆 指導老師 章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