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一推開車門,大昌北的寒流就給了我狠狠一擊。我蜷縮著身體飛快地朝屋子里奔去?!鞍 銈兊嚼?!來,烘火熜……”
每次過年回老家,外婆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忙不迭地把火熜塞到我們手中。
外婆家——島石鎮新二村,地處浙皖邊界。每當冬季來臨特別是春節前后,這里總是北風凜冽、天寒地凍,人們都會拎著一個火熜,房前屋后,走東竄西。它是鄉親們移動的暖房。
火熜從整體上看就是一只小巧精致、攜帶方便的籃子。竹子編制的外筐,涇渭分明,紋路緊密;內膽大多為鐵質,呈缽圓形,裝著火炭;上面有一個鐵絲繞成的蓋子——安全,提手上還連著一個鐵絲的U形火箸——撥炭火用。用它烘腳,你會覺得它如一座溫暖質樸的土坯房;用它烘手,你會覺得它似一個吞吐熔漿的大杯盞。
接過火熜,我仿佛接過了片片陽光,身體立馬舒展開來,思緒也隨之鮮活起來。
如今的島石是遠近聞名的山核桃之鄉,暖風機、油汀、空調……在新二村也屢見不鮮。但是,這里的男女老少對老底子的取暖神器還是情有獨鐘。正如媽媽經常嘮叨的:“擁著火熜就是抱著一段溫暖的時光?!?/p>
“腳踏一籃火,手捧苞蘆馃,除了神仙就是我?!蓖乙桓睈芤馐愕臉幼?,媽媽笑瞇瞇地說道?!坝邪J馃嗎?”我脫口而出?!斑@個一時半會兒弄不出來,來一份火熜烘黃豆怎么樣?”除夕之夜,媽媽的心情就如那萬家燈火般燦爛,居然要展示她的童年絕技?!昂冒ァ蔽亿s緊拍手叫好。
不一會兒,一切就緒。只見媽媽很神秘地拿出一個小鐵盒并示意我把黃豆投放進去。正當我滿腹狐疑時,她又輕輕地用火箸把火熜里的炭灰都撥到四周。一時間,顆顆炭火都探出了小腦袋,齜牙咧嘴地,一片紅紅火火?!鞍研¤F盒放進去,再用筷子挑一挑就好了?!眿寢屵呎f邊撥弄著,一股清新獨特的豆香就一點一點地竄了出來,在空氣中飄蕩、氤氳、裊娜。這顆那顆,左邊右邊,我一把搶過媽媽手中的筷子上下“翻炒”著?!芭尽蓖蝗?,幾顆黃豆調皮地從小鐵盒中炸了出來,小精靈們上躥下跳后便偃旗息鼓了。撿起來,吹一吹,媽媽照樣往口中一塞,看得我目瞪口呆,也饞得我口水直咽。于是,我也趕緊抓起幾顆黃豆往嘴里丟,又香又脆,人間美味啊。
別看這小小的火熜,用處可大嘞,炸玉米,烤紅薯,烘年糕……年味就這樣逐漸濃郁了。
“火熜溫暖了我整個童年。寒假里,早上,外婆會把燒好的早飯烘在火熜蓋上;不管什么時候起床,我都能吃上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晚上,外婆會把提前用火熜把棉被烘暖,無論多冷的天氣,我的被窩都是暖烘烘的……”火熜啊,你承載了媽媽多少童年往事呢?
憶春節,最憶是火熜。這是冬天的情景,童年的回憶,也是親情的味道,家鄉的印象。不管天荒地老,無論身處何方,這種最細膩、最真實的情懷每每觸及,仍在心中百轉千回。我想,這種情懷,是媽媽的,也是我們的?!?錦城二中初一(7)班 何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