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看看不難,要學好卻很難,高中語文學科更是難上加難。這個難度實質上就是要獲得語文素養的難度。如何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從高中語文教學實際出發,我以為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首先,要有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語文教育的核心素養有四個方面:一是語言建構與運用,包括積累與梳理,整合與建構,交流與表達。二是思維發展與提升。包括增強形象思維,發展邏輯思維,提升思維品質。三是審美鑒賞與創造。包括感受與體驗,鑒賞與評價,表達與創造。四是文化傳承與理解。包括傳承中華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參與當代文化。新《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關注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設置了18個學習任務群。我們要從語文學科素養的四個方面來認識高中語文學業質量標準的主體結構與主要功能,把握高中語文課程與教學變革的方向及其未來的考試評價方向。這樣就有利于我們在新高考和教學改革逐漸深化的過程中實現雙贏。
其次,重視課堂教學中語文學科素養的體現。課堂雖然離不開“教”,但更要重視學生的“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應該把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轉型為以學為主的課堂學習。注意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管理。課堂管理技能足以決定教學的成敗。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正確的課堂教學管理觀念,應用教師的課堂管理技巧,激發課堂管理熱情,重視課堂管理因素,正確把握課堂活動的內涵、基本方式以及組織課堂活動的原則,構建積極有效的課堂,把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在課堂上充分地體現出來。如此,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增強了學生應對高考的能力。
第三,要突出語文學科的語言特點。從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來看,“語言”是基礎,也是貫穿四個維度的,無論是“思維”“審美”還是“文化”,都離不開“語言”這個基礎。因此,我們的課堂上就要突出語言的學習。我們應該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講究教學策略,結合自己的語言實踐,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我們還應該合理地使用教學工具。在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去的情景下,我們必須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入手,必須考慮學情特點。適當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pad技術、apple tv、投影等信息技術,激活語文教學課堂,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品味、思考與探究等學習過程。但絕不能忽視語文學科的特點,不能用信息技術替代語言的學習,甚至淡化語文味。此外,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要規范,要合乎要求。
第四,課堂上要重視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要掌握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或者說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得重視學習的實踐活動。課堂的聽說讀寫必須體現,尤其是讀寫的體現,寫的方面更是不能滑脫。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在各種文體的學習中展開。各種文體的學習都是必要的基礎學習:比如,高中生有必要學習科技說明文,培養篩選、整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科學精神、科學素養。比如,閱讀中外優秀的散文作品,感受和體驗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理解和欣賞作品的語言表達,在個性化地閱讀活動中,發展想象力,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陶冶精神情操,提高審美水平。 比如,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在教育界的復興,古詩詞教學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要把握文體特質,掌握中國傳統詩歌在審美鑒賞方面的一些基本要點與技巧。這些我們可能都會重視,但不能忽視了語言的表達,要有寫作實踐活動。要重視在寫作核心素養的綜合體現,體現在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品位與文化傳承的訓練活動中?!白x寫結合”應該貫穿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努力探索教學實施模式、實施原則,提高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實效性。應該看到讀書的重要性。指導學生需要做有效的閱讀,有效的閱讀要跟寫結合起來。在課堂上重視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視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高考中也就能體現語文核心素養。
第五,重視語文教師素養的提升。上面說了這么多,其實也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的課程曾提出了很多的結構概念,由雙基、三維目標、素質教育,再到核心素養,不斷變革,推陳出新。核心素養,是當前世界教育發展的最新理念。樹立核心素養的理念,有利于我們形成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語文教育思想。在現代教育發展的征程中,必然重視教師發展,完善和豐富教師自身的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語文教師是語文教育課程的杰出管理者,有先進教育觀和正確人生觀,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和科學修養,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師不僅要會教書,更會育人,做到言傳與身教相結合,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結合。這樣,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說游刃有余,也能應對自如了。
真正重視了這五個方面,應該能夠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五個方面幾乎可以寫一本專著,我這里是大題小做,沒有展開論述,僅供有志者參考去研究。□ 昌化中學 何賢壽